欧美一级爽aaaaa大片,国产精品成人自拍,国产999精品久久久,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優秀范文 新生兒護理健康宣教

新生兒護理健康宣教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3-12-26 10:41:27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新生兒護理健康宣教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新生兒護理健康宣教

第1篇

關鍵詞:產后訪視;健康教育;護理體會;母嬰健康安全

【中圖分類號】R1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4-0339-01

產后訪視是醫院和產婦之間的橋梁,是醫務人員上門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隨訪護理,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對家庭其他成員進行健康宣教,保障母嬰健康安全。

本文總結了我院所管轄地段的2011年1月-2011年12月170例產婦和171例新生兒的產后訪視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管轄地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分娩的產婦170人,新生兒171人。

1.2 方法:訪視護士分別于產后7天,14天,28天進行訪視,了解產婦體溫,血壓,子宮復舊,傷口,惡露,乳腺,乳汁分泌,精神狀態和新生兒體溫,臍部,黃疸的發生與消退時間,母乳喂養情況,臀部護理及新生兒疾病發生,頭顱血腫的消失情況,并留有咨詢電話如不能處理,回院治療。

結果:通過產后訪視護理指導和健康教育,無1例乳腺炎發生,會陰切口感染2例得到及時治療,發現頭顱血腫2例自愈,2例黃疸住院治療治愈,臍部滲液10例,及時消毒處理,無1例臍炎發生,母乳喂養166例,達98%。

2 護理體會

通過訪視體會到,初產婦存在喂養方法知識欠缺,新生兒護理不當,新生兒護理知識缺乏等,通過科學,認真分析指導,給予產婦及家庭極大支持和幫助,達到母嬰健康安全。

2.1 心理護理:產婦經歷陣痛,分娩和體力消耗,會直接影響產婦情緒。也是產婦精神狀態最不穩定的時期,各種精神刺激如嬰兒細胞、性別,體型恢復,經濟負擔等,要耐心傾聽產婦訴說,設聲處地理解產婦的情感,主動關心和鼓勵她們,保持愉快的心情。

2.2 飲食護理:分娩后,產婦無論從身體恢復和哺乳上考慮都要強調飲食重要性,要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并適當補充鈣,鐵等,如羊肉,牛肉,豆制品,如奶水不夠,還需補充一些下奶的食物如豬蹄燉爛吃肉喝湯[1]。

2.3 切口護理:如剖宮產后觀察腹部切口有無滲液,滲血,保持切口干燥清潔,如會陰切口囑健側臥位每天會陰清洗2次,防止切口感染。

2.4 護理:每次哺乳前用溫開水擦洗和乳暈,哺乳后可留一滴乳汁在上,讓它自然干燥保護防止皸裂,如嚴重皸裂應停止哺乳。乳汁未吸空者用吸奶器將其完全吸空,保持乳汁大量分泌。

2.5 母乳喂養宣教:母乳含有嬰兒出生后4-6月內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含有許多常見感染性疾病抗體,有助于保護嬰兒免遭感染[2],母乳喂養還有助于建立母嬰感情,促進子宮復舊,防止產后出血,有助于避免短期內懷孕,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發生。此外,母乳溫度適宜,喂養方便。同時還要教會產婦母乳喂養技巧,減少乳腺腫脹及皸裂發生,提高母乳喂養率[3]。

2.6 計劃生育指導:如已恢復性生活,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2.7 加強新生兒護理:保持室內溫度適宜,空氣流通,保持臍帶干燥,大小便后臀部及時護理,仔細觀察皮膚,及時發現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產后2-3天出現,5-7天高峰,14天左右消退,早產兒3-4周消退。對持續不退者及時就診。

通過產后訪視和護理指導,能發現產婦和新生兒的各種問題,得到及時處理,對她們進行健康宣教,消除了醫療隱患,密切了醫患關系,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有利于母親康復和新生兒成長,是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高國蘭.婦產科學.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81

第2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產科護理;重要性

1 健康教育內容

1.1產前健康教育 ①首先由責任護士熱情接待孕婦并做好入院宣教:向孕婦自我介紹,介紹病區的環境、安全告知、病區護士長、主管醫生和科室主任,其目的使住院患者積極調心態,消除陌生及緊張的感覺,盡快適應醫院環境,配合治療,促進康復,從而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②其次,收集并評估孕婦的個人信息,包括:孕婦的年齡、孕次、產次,既往健康狀況,生育史、家族史、有無慢性病等身體健康情況、職業、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社會文化背景及心理健康狀況。③然后,根據孕婦的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逐日實施,如正常待產孕婦根據需要宣教:胎兒自我監護的方法,左側臥位的好處及飲食、衛生、活動的注意事項,臨產先兆;有妊娠合并癥的孕婦根據病情做好相關宣教,如子癇前期重度的孕婦應告知安靜臥床休息的重要性,避免聲光等不良刺激,飲食以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為主等;④同時做好產前的心理護理,對孕婦進行持續性心理安慰、感情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幫助,使孕婦在產時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以保證分娩時能良好配合,為順利分娩創造了條件。

1.2分娩過程的健康教育 產婦的分娩過程需要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鼓勵和情感支持,因此,可允許家人陪伴尤其是產婦的丈夫全程陪產,給予產婦有力的心理支持;另外,也可采用一對一陪伴導樂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經驗的助產士全程陪伴,做好相應的健康教育,幫助產婦有意識的放松,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最大程度地調動產婦的主動性,指導產婦正確配合醫護人員,順利度過分娩的整個過程。

1.3分娩后的健康教育

1.3.1 產婦的護理與指導 產后由責任護士對產婦進行身心評估后對其及家屬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包括產后食物應富有高熱量,高蛋白質,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湯,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宮產后的產婦禁食6~8h后進食湯類再逐步過渡到半流飲食,普食;注意產褥期衛生,鼓勵產婦早期下床活動,產后6h內應及時盡早自解小便,交待患者注意會傷口情況及陰道流血情況,保持外陰清潔,勤換衛生紙墊;做好產后的心理護理,以防發生產后抑郁。

1.3.2 母乳喂養指導與新生兒護理 ①責任護士向產婦及家屬宣教母乳喂養的好處,用模擬嬰兒示范母乳喂養技巧,喂奶姿勢,擠奶手法, ②指導產婦及其家屬學習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教會為嬰兒更換尿布,并做好臀部護理,臍部護理,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沐浴,觀察新生兒的精神、反應、哭聲、吃奶情況及大小便的情況并做好相應的處理。③特別要指導新生兒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如吃奶后睡覺應頭偏向一側以防嗆咳窒息,不要母嬰同床以防發生意外,不隨意涂擦非嬰兒用品以防皮膚過敏,不擅自使用熱水袋以防燙傷,防范棉被包裹太嚴,散熱不良導致的新生兒高熱等,防止進入新生兒護理的誤區。

1.3.3 出院指導 ①提供24h的熱線電話,按需哺乳,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②告知產婦于出院后42d到門診檢查身體恢復情況,新生兒于出院后30d到兒保科門診做體檢并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③出院2w內有責任護士打回訪電話,以及時了解產婦及新生兒護理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④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夠的乳汁分泌,飲食與營養,活動與休息;⑤做好避孕;⑥告訴產婦及家屬及時辦理新生兒出生證及預防接種證。

第3篇

澧縣人民醫院產科 湖南省澧縣 415500

【摘 要】目的:研究Orem 自理模式在產科新生兒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間我院產科收治的剖宮產分娩的產婦98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 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觀察組在上述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Orem 自理模式使其實現自我護理,在產婦住院期間通過臨床觀察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產婦的母乳喂養技巧和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程度進行評估。結果:觀察組母乳喂養技巧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知識掌握程度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科新生兒中開展Orem 自理模式,顯著提高了產婦的自理能力,挖掘了其自我護理的潛在能力,有利于其康復和熟練掌握新生兒護理及母乳喂養技巧,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Orem 自理模式;產科;新生兒

Orem 自理模式于1971 年由美國學者提出,該理論闡釋了人的自理方面缺陷與機體健康、人的護理需求三個方面的關系,并經過不斷的演繹與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護理理論,并受到臨床護理工作者的重視,運用于臨床護理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療效。本研究將Orem 自理模式運用于我院就診的剖宮產分娩的產婦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間我院產科收治的剖宮產分娩的產婦98 例,其中,年齡21-32 歲,平均年齡(31.4±6.7)歲,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產婦20 例,高中文化產婦37 例,大專以上文化產婦41 例,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妊娠且在產前均給予系統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等知識培訓,均給予剖宮產術,直刀口者71 例,橫刀口者27 例,所產新生兒均為健康嬰兒,無缺陷。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9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程度、刀口類型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產科護理,護理內容包括母乳喂養技巧、孕婦產后護理衛生、新生兒護理常識等知識的宣傳和指導,同時若產婦或家屬有困難時,護士應及時積極的提供幫助。觀察組在上述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Orem 自理模式使其實現自我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

(1)系統評估 相關責任護士應對產婦新生兒護理技能和母乳喂養技能等知識做一系統評估,根據每一產婦的不同特點,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宣教和護理,使其系統掌握新生兒護理知識。

(2)支持教育系統 在產婦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中,都應隨時掌握和了解產婦不同時間段的心理需求,積極獲得家屬的配合,及時糾正其護理能力和護理知識的偏差,詳細并耐心示范和講解母乳喂養技巧、新生兒洗浴等知識。

(3)完全補償系統 在產婦術后6h 內,身體較為虛弱,缺乏自理能力,應進行完全補償護理,責任護士應定時為產婦進行基礎、管道、??啤⑵つw等護理工作,同時進行心理輔導,消除產婦緊張心理,樹立母乳喂養信心。

1.3 指標觀察

在產婦住院期間通過臨床觀察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對產婦的母乳喂養技巧和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程度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技巧比較

觀察組母乳喂養技巧差評為0 例,良9 例,優40 例,所占比例分別為0%,18.4%,81.6%;對照組母乳喂養技巧差評為14 例,良35 例,優0 例,所占比例分別為28.6%,71.4%,0%。觀察組母乳喂養技巧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知識掌握程度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知識掌握程度為優者46 例,良3 例,及格0 例,不及格0 例,所占比例分別為93.9%,6.1%,0%,0%。對照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知識掌握程度為優者9 例,良15 例,及格16 例,不及格9 例,所占比例分別為18.4%,30.6%,32.6%,18.4%。觀察組產婦護理新生兒知識掌握程度的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運用Orem 自理模式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和母乳喂養技巧的掌握程度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說明產科新生兒中開展Orem 自理模式,對產婦進行產前及產后的系統宣導及培訓,不同階段的系統護理,使其充分了解了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顯著提高了產婦的自理能力,挖掘了其自我護理的潛在能力,有利于其康復和熟練掌握新生兒護理及母乳喂養技巧,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勇, 張琪, 陶新學等. 產科應用Orem 自理模式的研究現狀[J]. 護理研究,2010,24(11):951-952.

第4篇

【關鍵詞】  孕產婦;健康教育;治療結果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成為現代醫學的重要職能和系統化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孕產婦期健康教育能幫助孕婦及其家庭了解有關孕產期母親及胎兒健康的知識,了解妊娠分娩過程中發生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培養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習慣,增加其自覺主動接受保健的意識。我科對孕產婦實施分階段的健康教育,即將整個教育過程分為產前、產時、產后三個階段,及時有效的將健康知識傳授給孕產婦,與常規健康教育的孕產婦進行比較,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提高了護理質量,增進了護患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至12月實施分階段健康教育的孕產婦262例做為試驗組, 2008年1至5月進行一般健康教育的孕產婦255例做為對照組。2組均為初產婦,年齡、文化程度間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產前教育:門診設有宣教室,初次來院就診的孕產婦建立保建卡,詳細填寫一般情況:文化程度、住址、電話、家屬情況等,發放宣教手冊,定期組織孕產婦及家屬進行常規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妊娠生理特點、孕期保健、自我監護、產前準備、臨產知識、產褥期衛生、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知識等,并借助圖片模型幫助理解,最后進行簡單的試卷答題,監測培訓效果,分數達不到60分,需要繼續參加培訓。對焦慮恐懼的孕產婦要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減輕心理壓力,鼓勵其積極面對妊娠和分娩,對有合并癥的孕婦,應給予相應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防止嚴重并發癥發生。

1.2.2 產時教育:預產期已到或已有產兆的孕產婦入院后,責任護士再次著重講解產前準備,臨產知識,正確分娩過程,異常情況,分娩時緩解疼痛的方法等,并讓產婦熟悉待產室、產房環境、減少陌生感,讓成功自然分娩的產婦講述分娩的感受和經驗,鼓勵產婦增強自然分娩的信心,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需要剖宮產的,則進行術前、術后的相關知識教育,給予語言和非語言安慰,消除不良情況,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孕產婦及家屬用科學的態度選擇分娩方式,不贊同自定時辰分娩,減少社會因素剖宮產,提倡自然分娩,降低母嬰不必要的損傷。為緩解產婦緊張情緒,進入產房后可由一名家屬陪伴分娩,并與助產師一起安慰鼓勵產婦,增強其信心和耐心,促進產程順利進展,助產師在整個產程中時刻陪伴在產婦身邊,及時指導產婦如何屏氣,如何放松等,及時分析產婦產程進展情況,增強其信心和耐心,促進產程順利進展。

1.2.3 產后教育:分娩后,助產師將產婦送回病房,責任護士及時向家屬和產婦宣教產褥期飲食衛生,母乳喂養知識,新生兒的生理特點、護理方法及預防接種知識。具體內容包括:如產婦飲食要高熱量、高蛋白、高營養,以促進乳汁分泌;內衣應寬大、舒適,應勤換,保持會陰清潔,觀察惡露情況;乳房護理方法,早開奶及擠奶方法,喂乳姿勢,新生兒兩病篩查的時間及意義,新生兒護理、洗澡扶觸手法。通過實踐性教育,使產婦及家屬掌握新生兒護理技能,并在出院前填寫產褥期保健知識試卷,評估健康教育效果,根據掌握情況再進行相應的補充宣教,產后3、14、28 d巡訪,再次幫助產婦解決護理問題,評估護理實施效果。

1.3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社會因素剖宮產、母乳喂養、兩病篩查、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 2組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對產婦的效果比較情況例(%)

3 討論

3.1 對孕產婦實施分階段的健康教育,使孕產婦在妊娠和分娩過程,產后衛生和新生兒護理的每個階段及時了解和掌握健康保健知識,及時改變一些舊的、不科學的傳統習慣和觀念,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和護理能力,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母乳喂養率,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提高自然分娩率,減少了母嬰損傷,提高了孕產婦及家屬滿意度,增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產科護理質量。

3.2 產科分階段的健康教育,展示出護理人文關懷的理念,同時也加強了護理人文素質的培養,作為宣教者,護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不僅要掌握好現代護理學的知識體系、臨床醫學知識,還要掌握社會哲學等人文科學[2],為了強化護理人員素質,我們經常組織各種培訓,去上級醫院進修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更新觀念,改進教育措施,使患者真正得到人文關懷,更好的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

第5篇

人性化護理就是以人為本,以關注人的情感和需求為特征,在滿足人、理解人、尊重人的基礎上,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來提高醫院的護理水平。產科作為一個有特色的科室,患者是一特殊的人群,既是健康的人,又是需要特殊照顧與護理的人,并且關系到兩個生命的安危。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及多層次的整體護理模式的需求,我科開展了人性化的護理,不僅滿足了患者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和護理質量。

1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

1.1 人性化的護理禮儀與護理語言 講究儀表。護士的儀表姿勢,對患者能產生強烈的知覺反應。以親切的笑臉、溫馨的問候等迎接產婦,以富有愛心的、拉家常式的語言進行交流,避免直呼床號。病人詢問時不說“不知道”,遇到難辦的事不說“不行”,病人有主訴時不說“沒事”,拉近與患者的心理距離;同時,加強與其家屬的交流,用自己的語言及行動去感染他們,使他們理解、配合護理工作。

1.2 產前開辦孕婦學校 每周開辦1~2期的孕婦學校,對來我院進行產前保健的孕婦組織學習,課后參觀病房產房,了解病房產房的布局設施以及服務項目,使她們在產前既接受了孕產期及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又感受到了人性化的關懷,避免了入院時對陌生環境的恐懼、緊張、焦慮,增加了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

1.3 做好入院介紹 告知科主任、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的姓名,環境介紹、住院須知等,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消除產婦對陌生環境的緊張、焦慮,使產婦盡快適應住院環境。

1.4人性化的分娩監測 主動關心產婦,告知宮縮疼痛出現的時間及持續時間,增強產婦自信心并告知家屬耐心聽取產婦的敘述,利用觸摸技巧增加產婦舒適度和安全感,接受其各種行為表現,進入產房后,實行導樂陪伴分娩,給予心理安慰和支持,在助產士指導下進行吸氣、呼氣、屏氣等動作,在宮縮間歇期指導產婦放松休息,有利于體力恢復。

1.5母乳喂養知識及母嬰安全宣教指導 產婦產后由于身體虛弱加上沒有護理小孩的經驗,致使心情焦慮,睡眠缺乏。護士應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協助產婦進行新生兒護理,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宣教,使產婦掌握喂養知識。同時,做好產婦的母嬰安全告知工作,母親與嬰兒24小時在一起,治療和護理不超過1小時。

1.6 加強新生兒護理工作 巡視病房,協助新生兒早吸吮,指導嬰兒人工喂養工作,設置沐浴室和新生兒撫觸臺,室內溫度、濕度適宜,以高雅優美的輕音樂為背景,創造優雅的人文環境, 培養寶寶穩定愉快的情緒,減輕寶寶適應新環境的壓力,同時也起到了聽覺訓練的作用;沐浴室透明的玻璃設計,使家屬分享新生兒洗澡的樂趣的同時也可以學習新生兒洗澡和撫觸的方法。

1.7 做好產褥期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進行產褥期護理知識宣教,告訴產婦保暖,勤換衣物,勤換消毒衛生巾,每天專人進行會陰沖洗,保持會陰清潔。告知產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原則,產后初期宜食用紅糖水或紅糖大棗湯、紅糖面條等。這些食物不但能益氣溫中補血,還能緩中行血活血,溫經祛瘀,排除惡露,并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多吃些肉、蛋、魚等食品外,還要適當吃一些蔬菜。忌食生冷食物和攝入鹽量過大。做剖腹產的產婦術后忌食牛奶、豆漿、大量蔗糖等脹氣食物,排氣后可過渡到正常飲食。

1.8 為出院產婦送溫馨 我科為所有出院產婦講解飲食與營養、衛生、休息、避孕、母乳喂養及新生兒的護理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仔細說明產后復查、新生兒預防接種的地點和時間,并告知咨詢電話,以便出院后與我們聯系。待出院手續辦理完畢后,與產婦及家屬道別,讓產婦出院時感覺到親情及關愛。另外,產婦出院后,我們對出院的所有產婦進行電話回訪,或者根據情況進行家庭訪視,提供優質的人性化護理服務。

2 效果或結果

2.1提高了護理人員整體素質 為了更好的滿足患者的需要,要求我們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科每個月進行一次業務學習和護理查房,并積極組織參加醫院及其他業務學習,加強了專業知識。同時,我們還加強心理學、行為科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全面的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

2.2增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滿意度 人性化護理的實施,讓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心、照顧,真正滿足了產婦的要求,密切了護患關系,贏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信任和尊重。人性化護理,讓患者有賓至如歸之感,護士責任感增強,贏得了患者的理解與配合,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醫護的整體形象、服務理念、服務態度、技術水平、健康宣教的能力得到了各級部門和患者及家屬的好評,使患者滿意率提高。

人性化的護理服務的開展使我科護理服務更加標準化、規范化?,F在,全科護士正以嶄新的工作面貌,為病人提供優質、高效、溫馨的護理服務,為孕產婦的健康保駕護航。

第6篇

關鍵詞:母嬰同室;護理;幼兒

1前言

母嬰同室可以從各方面滿足新生兒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早開奶,勤吸吮,按需哺乳,促進了母乳喂養的成功,增進了母子感情,提高了母親護理嬰兒及哺乳的能力,對新生兒的身心發育有不可取代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有利于產婦身體的恢復,促進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養率。 母嬰同室已被廣大產婦及親屬所接受。 但母嬰同室病房護理工作繁雜、瑣碎,護士工作負荷大,尤其對新生兒護理稍不到位,就會引起產婦及家屬的不滿。而且由于探視者較多,各種細菌病毒隨人流而被帶入病室,很容易引起新生兒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這對我們的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母嬰同室新生兒護理的幾點體會

(1)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母嬰同室病房應設在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除隨時調節溫度、濕度外,要做好產婦及家屬的宣教工作,打破舊的傳統觀念,經常開窗通風,病房及居家宜安靜、清潔、優雅、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1~24℃,濕度為60%~65%,每日通風,使空氣清新。有效控制探視人員,禁止患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傳染病等的患者探視和陪護,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強健康教育

自產婦入院第 1 d 起,護士要做好產婦入院宣教,使產婦了解探視、陪伴與疾病的關系,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防范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向產婦及家屬說明每天開窗通風換氣及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的好處;加強探視人員的管理,嚴格遵守探視制度,避免母嬰同室過多人員流動,只允許健康人探視,探視者應穿著潔凈服裝,洗手后方可接觸新生兒。

(3)加強基礎護理

注重新生兒眼部、皮膚、口腔護理,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新生兒每天沐浴更衣,每日用2%碳酸氫鈉清潔口腔1次,動作輕柔,防止損傷口腔黏膜。一旦發現新生兒感染及時隔離,眼睛有分泌物時,及時做細菌檢測,并每天用0.9%生理鹽水洗眼后滴環丙沙星眼藥水1 ~2次/d,加強臍部護理每天沐浴后用雙氧水消毒,再用95%乙醇脫水,讓臍部保持干燥,防止臍炎的發生。

(4)新生兒異常情況的觀察及護理

新生兒皮膚嬌嫩,角質層發育不完善,受到衣物,空氣,潮濕,洗澡用品等刺激所致。應在適宜的條件下散包,通風,減少衣被,嚴重時可外涂百多邦軟膏。新生兒嘔吐多與胎兒期吞入胃內的羊水刺激胃黏膜有關。護理:1)喂奶后應抱起嬰兒輕拍背部,使胃內空氣排出。喂奶后30min內應側臥位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嘔吐時翻身拍背,促使嘔吐物排出。2)彈足底。刺激新生兒大哭。3)協助吸吮乳汁,以減少羊水對胃黏膜的刺激。新生兒體溫升高也稱新生兒脫水熱,一般體溫在37.5~38.5℃之間。多由衣被包裹太緊,加之皮膚蒸發,大小便排出,喂養不佳攝入少而致。應立即散包喂水,協助吸吮母乳增加入量。

(5)產婦飲食宣教

由于產后機體的需要, 應指導產婦進食高熱量、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 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適當的滋補食品, 如芝麻、血糯米、枸杞、當歸等, 只要飲食調配得當, 不僅能使產婦的體力迅速恢復, 還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以保證母乳喂養的順利進行, 對實施剖宮產的產婦根據具體情況, 在術后 6~8 h 后可適當進湯汁類食物, 早期進食有利于早期排氣, 有利于機體康復。

(6) 護理

哺乳前母親要洗手, 用溫開水清潔及, 若發生乳脹, 哺乳前濕熱敷 3~5 min, 并按摩拍打抖動, 頻繁哺乳、排空, 若出現乳汁不足, 鼓勵產婦樹立信心, 指導哺乳方法, 按需哺乳、夜間哺乳, 適當調節飲食, 還可扎針灸、服中藥等, 若發生皸裂, 輕者可繼續哺乳, 哺乳前濕熱敷 3~5 min, 擠出少量乳汁, 使乳暈變軟, 以利于嬰兒含吮和大部分乳暈, 先在損傷輕的一側哺乳, 皸裂嚴重者應停止哺乳, 可擠出或用吸乳器將乳汁吸出后喂給新生兒。

(7)皮膚的觀察及護理

認真觀察嬰兒顏面部及口唇是否紫紺, 如有應及時處理, 觀察和鑒別嬰兒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大部分足月兒在生后2~3 d 出現的黃疸, 5~7 d 最重, 10~14 d 消退, 早產兒延遲至3~4 周, 一般情況良好。病理性黃疸包括: ①新生兒溶血性黃疸:黃疸出現較早, 24 h 內出現, 且呈進行性加重。②新生兒病毒性肝炎, 常在生后 1~3 周緩慢起病, 此時生理性黃疸已消退或又出現甚至加重。③新生兒膽管閉鎖性黃疸, 新生兒尿色深, 糞便呈灰色或淡黃, 血清膽紅素增高以直接膽紅素為主。④有無皮膚感染征象, 新生兒感染或敗血癥可致黃疸或加重黃疸。

(8)產后指導

鼓勵產婦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健身操, 經陰道自然分娩的產婦, 產后 6~12 h 內即可起床輕微活動,于產后第 2 天可在室內隨意走動, 行會陰側切或行剖宮產的產婦,可待拆線后傷口不感疼痛時, 盡早適當活動及做產后健身操,有利于體力恢復、排尿及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栓塞的發生率,且能使骨盆底及腹肌張力恢復, 避免腹壁皮膚過度松弛。產婦出院后,注意休息, 至少 3 周后進行全部家務勞動, 于產后 42 d 起應采取避孕措施, 原則是哺乳者以工具避孕為宜, 不哺乳者可選用藥物避孕。

3討論

母嬰同室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護理人員要全面、細致地觀察與護理新生兒, 加強對產婦及家屬喂養安全、日常護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導,及時發現潛在并發癥,以起到防范的作用。同時,要求護士提高自身的素質,增強工作責任心,提高??茦I務水平。

參考文獻

[1]吳明遠.214 例正常新生兒血糖測定[J].新生兒科雜志,

2006,6

[2]陳旭維.探討早期干預減輕新生兒黃疸的臨床療效[J].

第7篇

[關鍵詞] 產婦;家庭健康護理計劃;自理能力;角色適應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30-0134-04

Effect of adapt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treatment of puerperal

HUANG Yazhi1 YAN Yuxian2

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hang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Changshan 324200,China; 2.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n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Changshan 32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aptability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treatment of puerpera. Methods 120 cases of primipar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Role adaptability, self-care ability and 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Excellent, good rate of self-care 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70.00%, 26.67%, Good, medium rate of role adaptability were respectively 38.33%, 50.00%, Excellent, good rate of self-care ability of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28.33%、41.67%,Good ,medium rate of role adaptability were respectively 28.33%、30.00%, self-care ability and role adaptabilit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Puerpera; Home health care program; Self-care ability; Role adaptability

角色是一個人在特定場合下的義務、權利及行為準則,是一個人在多方位、多層次人際關系中的身份和地位。由于初為人母的婦女對母親角色認識不夠,很容易產生心理壓力或者適應不良,嚴重影響母嬰雙方的身心健康,如何幫助初產婦快速適應母親角色,提高自理能力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1,2]。近年來,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推廣應用,以家庭功能理論為指導的護理模式興起,此種模式受到廣泛關注。有學者提出[3],以家庭功能理論為指導的家庭健康護理計劃在初產婦護理中實施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為了分析家庭健康護理計劃在初產婦角色適應能力和自理能力中提高的作用,特對我院收治的120例初產婦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來我院產科分娩的12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樣本量主要根據雙側α取值0.05,1~β取值0.90,效應值取0.90,經過對《兩樣本比較所需樣本含量表》確定總樣本量為120例。納入標準:①能夠獨立完成問卷的首次生育婦女,年齡18~35歲;②所有產婦均沒有剖宮產指征;③產前無抑郁等不良情緒,同時本組產婦無精神病史和無特大疾病。④本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未婚先孕、多胎患者;②參加過相關培訓的孕產婦,或產婦或其家屬為醫務人員;③孕產婦合并精神不正常者、不良情緒者、產婦存在妊娠合并癥者,或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及產婦及其家屬不愿配合者。將本組120例患者按照住院號排序,然后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初產婦主要給予產科常規護理及常規知識健康教育:產前住院期間每天均給予初產婦個人實施產科相關知識宣教,宣教形式主要包括播放相關教育短片,護理人員整體宣教以及發放宣教資料等,其中宣教內容涉及有分娩前、分娩中及分娩后等相關知識,主要包括分娩前保健宣教及胎兒監測方法,新生兒護理、母乳喂養方法及技巧,產褥期休息與睡眠,飲食情況、切口自我護理、康復鍛煉等內容。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家庭健康護理計劃,首先對本組初產婦基本資料、基本情況、家庭情況以及護理需求在初產婦知情同意下進行調查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與產婦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接著在醫生、護士、產婦及其家屬共同參與下制定詳細的分階段的健康護理計劃表,并一式兩份,一份放置在產婦床旁,一份由責任護士保管,并由責任護士按照健康護理計劃表開展護理。其中主要護理內容有以下幾點:①產前護理,首先給予產婦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分娩前應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及分娩中應注意的事項,使患者以平常心對待,同時保證產婦情緒良好。給產婦觀看分娩錄像,詳細介紹分娩過程以及分娩方法,并積極組織產婦及其家屬觀看新生兒護理方法以及喂養方式。②產褥期護理:首先加強產婦心理護理,并告知產婦產褥期屬于特殊階段,此階段產婦的生活應以照顧新生兒和促進個人生理功能恢復為主,同時還應該加強對患者家屬的教育,并取得丈夫及其父母的支持,同時向產婦及其家屬發放新生兒護理手冊以及產婦宣傳手冊。另外在產褥期還應該指導產婦處理好做母親、做妻子、女兒的三種角色,當產婦體力逐漸恢復后,應指導產婦母乳喂養以及新生兒護理,當產婦在照顧新生兒中遇到問題時,家屬應給予正面的指導和幫助。最后應做好產婦及其丈夫性生活相關知識宣教工作。③出院后自我管理教育,對產婦發放出院自我管理教育手冊,并通過上門訪視、電話隨訪及E-mail聯絡等方式對產婦進行全程跟蹤隨訪,以能夠隨時解決產婦自我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難題,及時解決。

1.3 觀察及評定標準

觀察并評定兩組初產婦角色適應能力、自理能力以及母乳喂養自我效能感。①初產婦角色適應能力:主要按照吳婉華等設定的母親角色適應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其中調查內容主要包括產婦母親角色幸福感、嬰兒日常生活照顧能力、嬰兒對產婦生活的影響、信念等,問卷Cronbach’s系數為0.826,共16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16~8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角色適應能力越好。其中47分以下表示適應能力差,48~63分表示中等,64分以上表示良好[4]。②采用醫院自制調查問卷表對患者自理能力進行調查,其中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洗漱、喂乳、穿衣、新生兒護理、如廁等自行完成程度,主要分為優秀、良好、中等3個等級。③母乳喂養自我效能評定,在2003年Cindy-Lee Dennis原量表基礎上發展成為母乳喂養自我效果量表(BSES-SF)中文版進行測量,測量共14題,其中內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系數為0.94,內容主要包括技巧和個人內在思考兩個內容,其中技巧主要測定乳母喂養技巧的信心程度,個人內在思考主要測量對母乳哺喂的態度和信念情形,分值越高表示母乳喂養信息越高[5]。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數據庫,并將所有數據均錄入分析,同時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對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性分析,采用標準差(x±s)表示,兩獨立樣本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Willcoxon秩和檢驗。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評價護理干預對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果和母乳喂養知識的影響,并采用重復測量中的多重比較t檢驗(LSD法)對評價指標進行各時間的兩兩比較。P

2 結果

2.1 兩組初產婦自理能力及角色適應能力比較

觀察組初產婦自理能力優秀、良好率分別為70.00%、26.67%,角色適應能力良好、中等分別為38.33%、50.00%,對照組初產婦自理能力優秀、良好率分別為28.33%、30.00%;角色適應能力良好、中等分別為28.33%、41.67%,觀察組自理能力及角色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

2.2 兩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及知識得分比較

產前2個月兩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母乳喂養知識得分、技巧維度均分以及個人內在思考等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而產后1周和產后4個月觀察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知識得分、技巧維度均分以及個人內在思考綜合明顯高于對照組(P

2.3 兩組初產婦抑郁及剖宮產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剖宮產發生率為5.00%(3/20),抑郁癥發生率為0例;對照組剖宮產發生率為16.67%(10/60),抑郁癥發生率6.67%(4/60),觀察組剖宮產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23,P=0.039),同時抑郁癥發生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χ2=4.14,P=0.041)。

3 討論

初產婦缺乏做母親的經驗,很容易遭受來自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問題,產婦缺乏相關理論知識、技能知識的支持,同時產婦多重角色的轉變,促使產婦面臨各種困難表現為沮喪和無助,很容易造成產婦失去做母親的信心以及多重角色的適應及轉變能力,造成初產婦產生母嬰角色適應不良等情況[6,7]。母親角色適應狀況直接影響新生兒健康成長、發育以及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因此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促進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能力,提高初產婦自理能力尤為重要。有學者認為[8],影響初產婦母親角色適應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主要與丈夫關心程度、初產婦自護能力、異常產褥等因素有關。

家庭健康護理計劃在初產婦護理中,根據初產婦自身特點、家庭特點及社會文化需求的基礎上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列出護理內容,并按照護理計劃表逐一實施,不僅能夠很大程度避免教育的隨意性,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相關知識的遺漏,保證護理的完整性及精細化。另外家庭健康護理計劃的實施,還能夠有效避免產婦分娩時及分娩后疼痛、奶脹等一系列不良現象,使產婦及其家屬早期獲得相關護理干預,消除產婦以及家屬的疑慮,使他們共同參與到產婦護理和新生兒護理中[9]。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產婦剖宮產及抑郁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16.6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孕婦從懷孕到分娩、再到為人母這一過程均有一定的角色轉變,而產婦只有做好角色轉變,才能更好地適應各個過程。通過開展全面、精細化、合理的家庭健康計劃,不僅明確了產婦及其家屬各自的責任,促進家屬之間相互配合,同時家庭健康計劃的實施對提高產婦的自理能力,早期適應各個角色的轉變,提高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13,14]。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自理能力及角色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產后1周和產后4個月觀察組初產婦母乳喂養自我效能及知識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在初產婦護理中開展家庭健康護理計劃,對提高產婦角色適應能力及自理能力和母乳喂養自我效能效果顯著,同時對降低產婦剖宮產發生率以及抑郁等負面情緒也非常重要[15,16]。

[參考文獻]

[1] 胡蓮珍. 母嬰親善醫院產婦執行哺喂母乳之自我效能與滿意度的相關探討[J]. 2003 年度臺灣中山醫學大學教師專題研究計劃(CSMU 92-OM-B-019). 臺中市:中山醫學大學. 2003.

[2] 黃偉嫦,彭政.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前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 現代臨床護理,2013,14(7):26-29.

[3] Takashi,Yoda,Kenzo,et al. Japanese trends in breastfeeding rate in baby-friendly hospitals between 2007 and 2010:A retrospective hospital-based surveillance study[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3,32(13):207.

[4] 吳婉華,陸紅. 初產婦產褥期母親角色適應狀況調查研究[J]. 護理研究,2009,23(3A):596-598.

[5] 盧旭萍. 以產婦-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醫生,2011,49(9):74-75.

[6] 陳潔冰,彭勤寶,李嵐. 初產婦產褥期母親角色適應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護理研究,2011,25(31):2853-2855.

[7] 李麗雅,文曉燕,李聰捷. 健康教育與初產婦產前抑郁狀態相關性分析[J]. 河北醫藥,2013,35(16):2554.

[8] 羅宏,曹學華,李蓉. 親子互動護理干預模式對產后家庭角色適應的影響[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2,9(3):79-81.

[9] Sally K,T Alec Welsh,Bev Hall,et al. Caseload midwifery compared to standard or private obstetric care for first time mothers in a public teaching hospital in Australia:A cross sectional study of cost and birth outcomes[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4,22(14):46.

[10] 王敏. 以產婦-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應用于產科護理的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6(33):163-164.

[11] 王展,張雪茹,于欣圍,等. 生殖期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影響的研究[J].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2,8(3):320-322.

[12] Yasuka,Nakamura,Yoko Takeishi,et al. Comfort with motherhood in late pregnancy facilitates maternal role attainment in early postpartum[J]. The Tohoku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2015,235(1):53-59.

[13] 文貴子. 母嬰同室床旁護理在產科中的應用及評價[J]. 中國現代醫生,2013,51(6):92-94.

[14] 劉甘平. 兩種健康教育方法在產后健康教育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42-4845.

[15] 孫超,馮素文. 舒適護理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應激反應及疼痛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5,18(9):143-146.

第8篇

【關鍵詞】健康教育 產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學科。我們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促使孕產婦及家屬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根據患者不同情況進行系統而有計劃的健康教育和指導,使患者樂于接受治療和護理,并積極配合,以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減少并發癥,提高了其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了病人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性,切實地提高了臨床療效?,F在我們科室多年來實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體會介紹如下:

1 實施方法

1.1 產前健康教育

孕婦入院后,向孕婦自我介紹,然后介紹病區的環境、制度,病區護士長,主管醫生和科室主任。讓她們感覺到醫護人員對自己的關心,從而建立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護士以口頭健康教育為主,書面的相關資料為輔,每天對孕婦進行教育。主要內容包括:臨產的分娩知識,胎兒自我監護方法,營養衛生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并針對病情實施個體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靜休息,避免聲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飲食以低鹽、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為主,講解左側臥位,間歇吸氧,自數胎動的意義和方法。

1.2 分娩過程的教育

產婦進入代產室后,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不免會產生憂慮,孤獨與擔心,因此,我們盡量做到一對一的全程陪護、關心、體貼她們,告訴她們分娩知識,使她們知道分娩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消除恐懼心理。同時鼓勵產婦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產婦的愛好,可以在產婦疼痛不安時給予和安慰,給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緩解其緊張恐懼的心理,減少了產婦的孤獨感。助產士應該嚴密觀察產程,進行系統監護,并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滿足其需要。同時講解母乳喂養相關的知識?;蛘呃秒娨暥嗝襟w播放有關的知識,最大限度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指導產婦在分娩時正確應用腹壓,與醫護人員密切配合,順利渡過這另人難忘的關鍵時刻。

1.3 產后護理與指導

產婦送回母嬰同室,護士立即對其進行身心評估,簡單的講解母乳喂養和產后保健指導。內容包括:①產后食物應富有高熱量,高蛋白質,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湯,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宮產后的產婦禁食6~8小時后進食湯類再逐步過渡到半流飲食,普食。②注意產褥期衛生,產后6小時內應及時盡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會傷口情況及陰道流血情況,保持外陰清潔,勤換紙。鼓勵產婦下床活動,促進惡露排出。③做好產后的心理護理,以防發生產后抑郁。

1.4 母乳喂養指導

①向產婦及家屬宣教母乳喂養技巧,喂奶姿勢,擠奶手法,新生兒的日常護理,新生兒沐浴,新生兒臍部護理等。護士手把手的把這些知識教會產婦及家屬。②每天播放產后保健及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讓所有“新媽媽”們及家屬盡快掌握其相關知識。出院前再向她們進行示范性教育,對于新生兒護理的操作技術,如新生兒沐浴,新生兒臍部護理,新生兒撫觸,新生兒黃疸觀察情況等。當面示教,讓她們掌握其知識,強調注意事項,防止出現常見的操作錯誤。

1.5 出院指導

①提供24小時的熱線電話,按需哺乳,堅持純母乳喂養6個月。告訴“新媽媽”們出院后的第一個月,有我們的專業人員去家里訪試,以及時了解新生兒護理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夠的乳汁分泌,如何辦理嬰兒出生證明。注意休養,飲食與營養,活動與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訴產婦及家屬及時辦理嬰兒預防接種手續。

2 體會

2.1 護士的自身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平時的日常工作中,我們不斷加強專科理論知識學習,并每月進行護理業務查房,因為,只有不段的學習相關知識,才能更好的為不同層次的產婦進行溝通,幫助她們科學坐月子,科學母乳喂養等正確的生活方式。

2.2 密切了護患關系

病人對護士服務態度非常滿意,當病人遇到困難時也想到找護士為其排憂解難,從而也重新樹立了并且提高了護士的社會地位。產婦及家屬對護士的服務態度及服務質量的滿意率由原來的90%提高到了100%。 2.3 從開展健康教育以來,護士的責任心以及學習的自覺性大大的提高,同時觀察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2.4 降低產婦的住院費用

母嬰同室純母乳喂養率達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產婦及家屬都能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增進產婦及嬰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沭阳县| 绥棱县| 合作市| 沙洋县| 宁夏| 阳谷县| 榆中县| 尉犁县| 个旧市| 泸州市| 平南县| 铅山县| 泰宁县| 南投市| 德化县| 岚皋县| 临泉县| 和林格尔县| 尚志市| 西宁市| 离岛区| 荆州市| 湄潭县| 阜城县| 淮南市| 宜城市| 吉水县| 汕尾市| 雷波县| 剑阁县| 晴隆县| 濮阳县| 永川市| 九龙县| 南阳市| 巴林右旗| 翁牛特旗| 吉隆县| 建宁县| 昌都县| 湘潭县|